当前位置:首页 > 美国 > 科幻大奖“雨果奖”得主: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,是每个家庭都能做的“教育自救”
科幻大奖“雨果奖”得主: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,是每个家庭都能做的“教育自救”
来源:英锐教育 | 发布时间:2022-02-11

一份份知识存在脑中,但却难以与日常生活相关联,并解决现实问题——“脆弱知识综合征”,正成为当代学生们的普遍病症,孩子们变得懒于思考,好奇心与求知欲也渐渐丢失。当教育系统尚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时,家庭教育如何对症下药,进行自救?世界科幻大奖“雨果奖”得主郝景芳,从亲子沟通、孩童视角与逻辑思维三个方面,给到家长切实可行的建议。

当下,过于繁重的学业压力、知识和现实脱钩的传统教学方式,正让越来越多孩子患上一种“脆弱知识综合征”。

这是哈佛教授戴维·珀金斯提出的,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,一种十分普遍的病症:孩子们看似学到了很多知识,却只是储存在脑海里的一块块“惰性知识”,不能和实际生活相联系,更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。

“脆弱知识综合征”患者,也呈现出一种思维方式上的“疲态”:不会思考、更懒于思考,求知欲和好奇心荡然无存。

怎么解决这个问题?学校教育当然应该转变教学方式,为孩子提供更多时间、精力去自主发现和探索。

但是,在现有条件下,当教育这个庞大的系统不能得到根本地改变时,我们的家庭教育,是否可以进行某种“自救”?

曾经获得世界科幻大奖“雨果奖”的科幻作者,同时也是清华大学物理学硕士、经济学博士的郝景芳,就在中读APP上所开设精品课程中,为普通家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“自救方法”。

郝景芳不仅一名跨界教育从业者,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。在她看来,处在这样一个时局变幻和技术爆炸的时代,呵护每个孩子内在的好奇心,培养独立思考能力,其实是每个人学习和成长的重中之重。

如果社会和学校,不能提供这样的环境,那么家庭教育,更要创造出这一环境。

具体怎么创造?简而言之,就是“将发现的乐趣,留给孩子” 。

麻省理工学院认知心理学教授克莱尔·库克,曾做过一个实验,观察孩子对不同形式玩具的探索兴趣,他发现:

如果一个孩子的学习环境总是一成不变,缺少发现的乐趣和惊喜,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对它失去探索兴趣,久而久之思维也容易被固化;

反之,学习环境和周围世界的不确定性,才有可能激发孩子探索的好奇心,去探究事物背后的运行规律。

与此类似的还有很多研究,它们都指向一个规律:那就是,保持学习环境的神秘感和不确定感,才能激发孩子更多自主发现的乐趣。

郝景芳认为,对家长而言,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启示。

如果在学校传统教育体系下,没有办法做教学方式的改良,何不在家庭环境中,为孩子营造一个具有神秘感和不确定感的学习氛围,呵护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好奇心?

况且,想要做到“将发现的乐趣,留给孩子”,并不需要家长有多么高深的知识水平、也无需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,只需要注意自己的沟通技巧、以孩童的眼光去陪伴孩子即可。

如果在此基础上,能引导孩子去思考一些“大的问题”,那将激发孩子更广博的探索热情。

亲子沟通方式  影响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

对于脑袋中天然充满好奇和问号的孩子来说,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待解的谜团。

但是为什么?

有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,对世界的好奇会越来越少,直至成为一个对一切都感到麻木、无动于衷的“无聊的大人”;

而有的孩子却始终充满旺盛的求知欲,并在各自领域有更持久的专注和热情。

这二者之间的差异,固然和学校教育是否呵护了孩子的好奇心有莫大关系,但是郝景芳认为,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更为点滴的家庭教育方式、亲子沟通话术,其实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。

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的不同,将影响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。

换句话说,如果想让孩子在生命中葆有好奇心和求知欲,那么我们和孩子的沟通方式,也应该尽量呈现一种探究的口吻。

最常见的沟通内容,就是应对孩子抛来各种千奇百怪、脑洞大开的“十万个为什么”。这些来自孩童的发问,简直就是一堂堂天然的、现成的“亲子沟通小课堂”,如果将它们忽视或者浪费了,将是多么可惜。

那么,对于绝大多数没有科学背景的父母来说,具体可以怎么做?外滩君梳理了郝景芳给到的建议,总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则:

 1. 引导孩子回顾和梳理,自己是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 

这是非常讨巧的沟通方法,却是很多家长都会忽视的一步。

当孩子问了一个问题,我们先不要忙着对问题本身产生探讨,而是跳脱出来看待它,反问孩子“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呢?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?”

这样一个看似“多此一举”的反问,其实是在帮助孩子有意识地锻炼、梳理自己的思维过程。

比如,当孩子问出“为什么人用两条腿走路”这个问题?我们可以反问他,“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?看到什么让你产生这个好奇?”

这时候,孩子会试着复述自己内在的思考过程:

因为看到其他动物,都是用四条腿走路的,

只有人用两条腿走路,通过对比发现了这个问题… …

通过复述自己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”,其实是在帮助孩子更完整地展现一个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,引导他们从原本可能无意识的提问,到有意识的观察、发现和经验对比,将一个孤零零的问题,变得丰富和立体。

这个对话本身,就是一个锻炼逻辑思维、激发求知欲的过程。

 2. 重要的不是答案本身,而是孩子自己给出合理解释 

郝景芳相信,培养孩子思考能力的关键,其实是在孩子内心深植一种信念:相信自己所处的客观世界,从根本上是可以被认识、被理解和被改变的。

这种信念具备与否,决定了孩子在他的一生中,是会孜孜不倦地去主动了解和探索这个世界,把来龙去脉搞清楚;还是被动地适应和接受事物本来就是如此,满足于蜻蜓点水式地看世界。

在童年时期,根植这种信念,尤为重要。

因此,当孩子问出“为什么”的时候,家长千万不要满足于答案的提供,尽管这样看似更有效率地提高孩子的知识储备,但却“因小失大”。

比起了解多少知识,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一套内在的思维方法、相信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逻辑思考去探究,这才是真正的受益终生。

比如,当孩子问“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?”想要科学回答这个问题,需要具备瑞利散射这样的大学物理水平知识,甚至也不一定能回答准确。

对于家长来说,我们并不需要给出一个最科学、全面的答案,而是要做一个“助产士”,多进行一些反问,让孩子始终保持旺盛的探究热情,并想办法自己去验证对错真假。

孩子:“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?”

反问:“你觉得是为什么?”

孩子:“我想是因为地球外面罩了一个蓝色的气球!”

进一步反问:“那你有没有办法去证明,这个想法是对的,还是错的呢?”

虽然孩子的想法更天真、更脑洞大开一些,但是,这样的探究过程,其实和科学家发现问题、提出假设、验证假设的思考过程一致。

这种反问式的沟通,正是“孵化”孩子逻辑思维、科学思维的绝佳土壤。

以“孩童眼光”  去激发孩子的科学思考

作为孩子成长中的重要引领和陪伴者,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孩子抛来的“十万个为什么”,还应该主动出击,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主动挖掘更多有意思的问题。

想要做到这一点,也不难。郝景芳建议,家长只要遵循科学思维的一些基本要素,就可以让孩子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和提问。

 1. 通过“对比”和“分类”,锻炼观察能力 

观察能力,是一切逻辑思维活动的第一步。如果一个孩子观察能力很弱,就不可能产生好奇和问题。

如何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?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是,玩“分类游戏”。

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·威廉厄姆在他的著作《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》里提到:初学者和专家在思考过程中的本质区别,其实就是“分类”的能力。

初学者只能看到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表层结构和表面联系,比如苹果和梨都属于水果,电视机和冰箱都属于家电;

而专家能够发现事物和事物之间更潜在、深层的联系,比如,他们会将手机和人体器官划分到一个类别,因为从本质上来说,手机也是人类感官的延伸。

这也是为什么,专家在看待世界的时候,往往比其他人看得更透彻,分析问题也更深入。

分类能力,其实是我们大脑认知世界、化繁为简的关键能力。任何一种“分类”,都建立在一定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。

日常生活中,万事万物都可以成为孩子进行“分类游戏”的对象。

比如,让孩子观察不同动物之间、不同水果之间有哪些区别?有多少种方法将它们进行分类?在游戏过程中,他们会兴致盎然地进行观察和比较。

每当孩子能够进行不同角度的“分类”,就意味着他对事物的观察、认识,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,同时也锻炼了思考能力。

 2. 通过“因果现象”,进行问题启发 

除了玩“分类游戏”这一方法,经常关注生活中的一些“因果现象”,也能引起孩子的极大热情。

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其实有着无穷无尽被忽视的“因果现象”。如果我们能做一个有心人,将这些视为理所当然的“因果现象”重新“捡起”,就会成为孩子取之不尽的探索宝藏。比如:

为什么玩滑滑梯会往下滑而不是往上滑?

为什么下坡会上坡更省力?

秋天到了树叶为什么变黄?

生活中一切有趣的、司空见惯的现象,其实都可以让孩子开动脑筋去思考和探索,而不是一定要等到学了相关的力学原理、生物学知识,才能去回答这些问题。

探究这些问题,不仅让孩子对世间万物保持新奇感,也为孩子“提出猜想、印证假设”的逻辑思考能力,打下基础。

 3. 引导孩子提出假设和猜想 

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,或者孩子提出的问题,家长都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提出假设和猜想,“你认为答案可能是什么?”

当然,在做假设的过程中,一定要允许孩子任何天马行空的想象,包容他们的一切荒谬、幼稚的想法。

接下来,只需要问孩子,“有什么办法,可以证明你说的是对的?或是错的?”让孩子动用已有的知识、经验和逻辑去探索,自己的猜测有多大的合理性,这就完成了从“大胆假设”到“小心求证”的探索过程。

总而言之,我们只需要把自己想象成孩童,以同样新奇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,陪孩子一起去观察、发现、探索世界的奥秘,就可以了。

从逻辑思维出发  探索“更大的问题”

长久以来,我们常常将“逻辑思维”这个概念,和理工科学习相联系。认为一个孩子的数理化学习好,就意味着他有比较好的逻辑思维,反之亦然。

其实,逻辑思维能力,并不仅限于此,它有着更广阔的含义和体现。

换句话说,一个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强,还应该在数理学科之外的语文、历史、地理等各类学科的学习中,有所体现。比如,他更擅长写作中的逻辑表达,在实际问题处理上也更富有调理。

郝景芳提出,未来的世界,需要孩子们发挥自己更为综合的逻辑能力,而不仅仅是在某一个单项领域。

这些年来,很多全球知名学府千奇百怪的考题,也反映出这一趋势。

比如,经常不按套路出牌的牛津大学考试题目,就曾出现过这样的考题:

“谷歌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吗?”

“你更想成为一部小说还是一首诗?”

“你更想成为吸血鬼还是僵尸?”

这些看似无厘头的考题,与其说在考察学生的想象力、知识储备,还不如说是在综合考察学生更全面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
它需要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全面、辩证的分析解读,对脑海中存储的信息进行筛选甄别,并合理地组织好语言,做到清晰的表达。这一整套流程,都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的支撑。

当然,未来的考试题目、面试题目,还会变得更加开放和出其不意,需要学生能够真正做到通汇贯通,具有跨学科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
更可况,当孩子们走出校园,走向工作岗位,职场和社会上的挑战将更加复杂,越是没有明确答案的“考卷”,越需要学生有自己的逻辑判断和分析能力。

在《我们的孩子,会生活在更好的时代吗?》一文中,郝景芳曾提出,未来的世界格局和社会发展,迫切要求我们的孩子能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,从更宏观的历史角度,理解人类整体文明,应对更为复杂的挑战。

也就是说,包括逻辑思维在内,更为综合的通识素养,将成为未来孩子必备的硬核能力。

具体而言,怎么从逻辑思维入手,培养孩子具备跨越科学、人文、艺术等多种学科知识和能力的通识素养?

作为一名科幻作家、宏观经济研究者、同时也是一名儿童教育从业者,郝景芳立志于探索一整套通识素养的启蒙方法。其中,她认为最关键的抓手,就是提出与孩子相关的“大问题”。

什么是“大问题”?就是那些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,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、很多领域先贤都曾思考和探索过的、需要跨越不同学科的重要问题。

的确,在某个领域做出贡献的杰出人士,正是被这些难以解答的、特别抽象宏观的“大问题”所驱使,进而推动自己不断专研和思考。

曾经采访过的一些“学神”,他们在学习过程中,也十分痴迷于某些“大问题”,比如历史爱好者想要追求“历史的真相是什么”、编程爱好者的“大问题”则是“技术能否改造世界?”

因此,我们不妨先观察一下孩子对什么事物感兴趣,再从这一兴趣出发,引导孩子去思考一些内涵更广、格局更高的“大问题”。

当你观察到孩子对公主裙、对迪士尼娃娃特别迷恋,就可以提炼出一系列关于 “人类是怎样感受美、创造美?”的大问题,从表面的视觉之美,渐渐拓展到人类文明中其他形式的美,与美有关的故事。

如果孩子对汽车、机械玩具感兴趣,就可以梳理出“能量是怎么来的?”“人类如何获取更大的能量?”等大问题,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去寻求答案。

当然,随着孩子的成长,他们也会逐渐发现自己感兴趣的“大问题”,或是被你想象不到的“大问题”所吸引,成为指引他们一生不懈求索的原动力。

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,面对“脆弱知识综合征”这一全球性难题,其实,家长只要扮演好一位天真的“发问者”,始终将发现和探索的乐趣留给孩子,对孩子来说,就是最好的智慧启迪,也是可以实现的“教育自救”。

注:本文整理摘编自《智慧教养》

您可能感兴趣的
大家都在看
英国 留学前景
如有疑问点击咨询

英锐专注教育30年,升学+培训,一站式服务!

免费咨询热线:400-028-8928

地址: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三段1号IFS国际金融中心1号楼13A

成都英锐教育
首页 托福培训 雅思培训 SAT培训 AP培训 alevel培训 出国留学 文理课程 课外活动 英锐师资 留学评估 400-028-8928